一支碳中和笔背后的低碳消费生态圈_焦点热文
消费品与碳中和之间有什么联系?在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逛展,记者发现不少“小东西”:一支碳中和中性笔、一瓶碳中和啤酒、两个PET回收塑料瓶制成的眼罩……和汽车、化工等巨无霸产业相比,这些消费品似乎微不足道,却有着无比的亲和力,围绕消费行业“全价值链”碳中和之路的讨论也由此展开。
【资料图】
让碳排放一“笔”勾销
你有没有想过,一支中性笔可能会是外卖餐盒的一种归宿?从外卖餐盒的回收开始,经过长长的产业链默契配合和精准的碳排放计算,一支笔最终完成了碳中和之旅。
在碳博会上,记者在临港展台就看到了国内首支获得碳中和证书的中性笔。“部分原材料已经被替换。”展台工作人员指着笔杆部分介绍,在源头,晨光携手美团青山计划回收废弃餐盒,这些“废品”随后被送入塑料再生处理工厂,转换成再生塑料原料,然后又送入晨光工厂,最后塑形成一支笔。它背后的“减法”不容小觑,单支碳中和笔在用料上可减少2.3克原生塑料产生的碳排放。
原材料回收利用和研发只是其中的一道难题。要完成碳中和之旅,还需要对碳排放数据进行精准计算,这意味着在生产加工、运输分销、使用、废弃处置的每一道环节,都需要积极践行节能减排方式,通过工厂光伏发电全覆盖、生产环节回收塑料、仓储运输减少纸箱等包材浪费、污水再处理及水资源再利用等举措减少碳排放,让碳排放一“笔”勾销。
构成“共益生态圈”
展览现场努力让自己吞吐平衡的碳中和消费品并不少,但是深入采访会发现,要做到碳中和,并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“自扫门前雪”,更需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体努力。
碳博会上出现了一片麦田?你没看错,这是江苏农垦集团与百威亚太的一个合作项目——探索“碳中和大麦”,通过土壤健康管理、减少化学品使用、增加田间生物多样性等在内的多种方法,努力让2023年完成播种的16万亩土地8万吨大麦实现碳中和,推动智慧农业的低碳实践。“碳中和没有局外人,所有人都是参与者,所有人才能成为受益者。”百威亚太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在此之前,百威在中国的多家啤酒工厂已成为碳中和工厂,而当下,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包装、物流、智慧农业等供应链环节,关注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其他间接碳排放。“大麦是啤酒产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,我们希望从源头育种环节开始减碳,逐步形成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。”
绿色科学、可持续包装、低碳运输、绿色建筑……欧莱雅展台也更加突出了这种更大的“共益生态圈”。在推动自我转型的同时,去年7月,欧莱雅携手近百家战略供应商协同行动,响应全球1.5摄氏度控温计划,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。而在大会仅过数月后,供应商雅利集团位于苏州的工厂就成功实现碳中和,成为欧莱雅北亚区首个供应商合作减碳的成功试点。
绿色消费教育意义更大
除了碳中和的实践探索、产业链上下游的“共益生态圈”,在专家看来,消费品的亲和力,对绿色消费的教育意义更大。
在平行论坛专题讨论——消费行业的“全价值链”碳中和之路论坛上,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岩认为,消费行业整个产业价值链转型包括几部分,一方面,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排放;而另一方面,消费品的产品输出与老百姓关系密切,这对于绿色消费、低碳消费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。“它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市场机制,当消费者为低碳消费品买单,是基于对品牌的信任,基于其竞争优势,某种程度上也是整个社会对于低碳转型成本的合理分担。”
“随着消费者低碳意识逐渐增强,低碳产品的范畴将逐渐增大,可以反过来提升企业在低碳探索方面的积极性、创新力和品牌价值,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。”李岩进一步表示,要关注消费品在碳中和实践中更显著的教育意义和溢出效应。事实上,消费品产业是我国的重要民生产业,消费品品类繁多,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。当消费者购买一瓶碳中和牛奶、一支碳中和口红,会通过其产品标签产生认知,了解碳足迹、碳减排,形成自然而然的消费者教育,也能从市场层面推动绿色消费、低碳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时尚。
上海市贸促会副会长顾春霆认为,消费品行业一端链接生产,一端直面消费,要利用对供应链的影响力和对消费者的品牌号召力,持续推进全价值链的协同减排与低碳转型,持续扩大低碳消费生态圈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