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资车油电同价背后的新逻辑|汽势观察-世界热头条
汽势Auto-First|刘天鸣
无论是一个月前上市的别克E5和一汽丰田bZ3(参数丨图片),还是近几天上市的雅阁和奇骏,油电同价已然成为合资品牌新能源产品营销的新策略。而在油电同价背后,是合资品牌电动化转型进程中的定价策略变迁。
(资料图)
5月22日上市的超混电驱奇骏不仅混动与燃油同价、四驱与两驱同价,两款超混电驱车型的售价均比燃油版车型售价低出一截。具体来看,售价为18.99万元的奇骏超混双电机四驱豪华版,不仅比燃油豪华版车型低了2.3万元,还多出来AR实景导航、车载KTV等配置。售价为19.99万元的至尊版车型也相似,在配置有增无减的情况下,售价低出6.3万元。
比超混电驱奇骏早上市两天的全新雅阁,率先导入e:PHEV插电式混动系统的同时,磨平燃油车与插混车之间的价格差,但全新雅阁的油电同价没有奇骏那么激进。
从车型来看,全新雅阁燃油车顶配售价与插混入门版车型售价基本重合,但配置却有着一定的差距。例如,全新雅阁燃油车顶配车型配备了并线辅助、全景天窗、全景影像、手机无线充电、前排真皮座椅以及通风加热、Bose品牌音响等等,而雅阁插混入门版车型要么缺失要么低一档。
除了混合动力汽车市场,在合资品牌纯电动汽车市场也掀起油电同价浪潮。4月份上市的别克E5,其20.89万元的起售价不仅比尺寸相近的昂科威PLUS便宜近2万,还要比续航相近的大众ID.4、丰田bZ4X等合资紧凑级纯电SUV便宜。
市场份额持续收缩等原因,或许是上汽通用别克、东风日产、广汽本田等合资品牌先后迈入油电同价时代的驱动力之一。
过往燃油车时代,合资品牌牢牢把握着乘用车市场的大多数份额,中国品牌乘用车常年徘徊在40%“市占率红线”上下。而从2022年开始,中国品牌乘着新能源、智能网联转型机遇,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,不断蚕食合资品牌市场份额。进入2023年后,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迈过50%,并呈现出增长态势。
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,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更是少得可怜。据乘联会统计,1-4月份,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仅为5.4%,较去年同期下滑0.2个百分点。按照184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1-4月零售销量计算,合资品牌累计销量不足10万辆。换句话说,前四个月所有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加起来的销量,还不如比亚迪半个月卖出去的多。
定价策略僵硬是合资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收缩,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较低的核心因素之一。一方面,合资品牌不愿意舍弃高收益的传统燃油车市场,更不愿意让自己新能源产品与燃油车产品产生竞争,使得新能源转型一步三回头。另一方面,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沿用过往定价策略,为了提升产品盈利能力,在没有掌握市场定价权的背景下,定下偏离市场认知的售价。
其实,在中国汽车市场中,油电同价并不是新鲜事,比亚迪、哈弗、吉利等中国品牌的部分车型早已实现油电同价,收获到不错的销量反馈。例如比亚迪,依托混动技术的革新,先后在A级轿车、B级轿车市场开启了油电同价的时代,起售价为9.98万元秦PLUS DM-i冠军版,在配置加码的同时定价下调,市场竞争力大大加强,抢占了更多同级燃油车的市场。
油电同价的秦PLUS彻底打破了A级家用轿车市场格局。据乘联会数据统计,4月比亚迪秦销量超过4.26万辆,以绝对优势摘得轿车市场销冠。前4个月,比亚迪秦销量超13万辆,以断层式优势超越轩逸、朗逸等市场老炮。
部分合资品牌大步流星地步入油电同价时代,既是市场激烈竞争下的决策变迁,更是合资品牌告别传统燃油车黄金时代的标志。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,改变了汽车的驱动形式,改变了合资品牌销量密码,更是改变了固有的定价策略和市场格局。
关键词: